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Hi,大家好,我是浩哥!
有多肉,有音乐,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进入多肉的世界!
我们要知道多肉植物被引起蚧壳虫的原因,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蚧壳虫:
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同翅目,盾蚧科的昆虫,雌虫无翅,足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刺吸式口器。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纸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是多肉植物、柑桔、柚子等果树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介壳虫全世界已知有多种,我国记载的介壳虫有14科多种,其中有多种被认为是农业害虫。
介壳虫的危害:
蚧壳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之一,在我国危害园林植物的蚧壳虫约余种,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等部位。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造成枝叶发黄、畸形、叶片脱落,
蚧壳虫的发现:
植物感染蚧壳虫后,一开始是很难被发现的,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蚧壳虫就会不断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的状态变差。如果及时检查,就会发现植物叶背、叶芽或是是隐藏在一些角落里的蚧壳虫,它们是很擅长玩躲迷藏的,所以平常有空就可以扒开植物的叶子枝条,防患于未然。
介壳虫产生的原因:
介壳虫的繁殖能力超强,很多肉友朋友们一不小心就中招了,肉肉上就会长满密密麻麻的介壳虫。它主要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成虫正常活动的温度大约在22-28℃气温,雌成虫在气温25~26℃,湿度较高时产卵最多,相对湿度41%-50%时孵化率最高。
气候因素:多肉植物出现蚧壳虫首先是气候因素所造成的,当平时空气里湿度过大、空气较为湿润的时候,就特别适合蚧壳虫的出现。但是空气的湿度低于13%的情况,蚧壳虫就会大批死去。另外,空气湿度较低的地区或干旱的地区是难看到蚧壳虫出没。
在我们国家南方城市,雨季时期蚧壳虫会特别的常见。蚧壳虫的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外壳,日常农药是很艰难将蚧壳虫杀死的,平时都是需要进行人工捕捉。所以在养护植物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预防蚧壳虫出现。
环境因素:多肉植物生长的环境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性,不能摆放地太密集,影响多肉的通风,同时不能长时间放置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要有一定的光照度,最后要及时的清理多肉植物干枯的枝叶,不能给蚧壳虫提供滋生的环境。
传播因素:蚧壳虫的传染性超强,介壳虫体型较小,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风、水,动物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首先我们也要检查周围是否有蚂蚁出没,一般来说多肉植物感染蚜虫、蚧壳虫这类虫害时,通常会伴随着蚂蚁到来,它们是互利共生的,蚂蚁会将这些蚜虫、蚧壳虫搬到健康的多肉植物上。还有就是吹风时候,把多肉上已经长了蚧壳虫的虫子吹到其它健康的多肉上去和土里。同时我们在浇水的时候,水把蚧壳虫带到其它的植株上和土里。最后一个就是网购回来的多肉因为脱土不彻底,也容易会携带一些介壳虫卵。
特殊性:介壳虫繁殖能力强,它除了有性繁殖以外,还能孤雌繁殖,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灾害。
多肉植物长蚧壳虫后建议:多肉植物得了蚧壳虫,主要是封闭、潮湿和闷热的环境所致。在养护期间,多肉植物若是受到了蚧壳虫的侵害,需要及时将虫叶进行清理,再给其喷药进行除虫。后期植物恢复后,可给予其充足的光照、水肥和肥料,提高植物抗病防虫的能力。
我是一个爱多肉的老男孩,下次分享不见不散,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mayi.com/myfz/1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