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什么情况重磅利好突然落空A股危险了


文/檀所长

昨天晚间,国常会提出“适时降准”的消息瞬间引爆了金融圈。

股民们看到“降准”两字,直接就认定了这是一个巨大利好。

从各大财经社区的讨论来看,几乎是清一色的看多,各种“利好券商”、“明天暴涨”、“牛市来了”的言论甚嚣尘上。

然而,今天我们大A股的表现大家也看到了。

大盘带头跳水,创业板也冲高回落。早上因为“降准”冲进来的股民,这下被套得死死的。

面对大家公认的利好,市场却是一片败逃之势。

相信不少朋友一定被最近的市场给折磨地够呛。

所长认为,目前市场仍然面临巨大的考验,普通股民最好还是观望为妙。

为何这么说?下面一步步来分析。

降准我们理解错了吗?

首先要弄清楚的,当然这次所谓的“适时降准”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来看,国常会提出“降准”之后,几乎每一次都是说到做到。

据统计,从年9月到年4月,这期间共有7次国常会上给出了“降准”的预期。

而这7次预期最终全部都得到了兑现,并且降准落实的日期不会超过国常会提出后的20天。

这7次降准,每一次最终释放的长期资金都从亿元到亿元不等。

这样规模庞大的资金,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疑能提供巨大的流动性。

直到年6月,国常会再次提到“降准”,但最终却没有真正落地。这是唯一一次特例。

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在抗疫的背景下,政策释放的流动性已经超出了原本预期,同时国内经济的恢复速度也超出预期,导致最终并不需要“降准”来再帮一把了。

因此,在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一般的情况下,大家都有理由相信,这一次国常会再提“降准”,理应在本月就该落地,流动性有望得到改善。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昨天国常会提“适时降准”确实属于不小的利好。

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能看清楚全貌。

今年的货币政策大方向是什么?

“不急转弯,稳字当头。”

这个转弯,指的是从一度泛滥的流动性向正常的流动性去稳步转变。目的是为了提防过度的流动性而造成过大的泡沫,一旦过于猛烈地“转弯”,泡沫破裂带来不可控的负面影响。

那么按常理说,今年的流动性就应该是逐步收紧的。

而降准就是为了释放流动性,这和当前的政策导向是南辕北辙的。

此次国常会谈到“降准”时有一个先决条件,即“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显然,原材料的涨价对制造业带来的损伤是略超预期的。

往好了说,突然降准是超预期的利好,又有额外的流动性了。

往坏了说,突然降准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了。

而对于股市来说,今天普跌的行情无疑就是悲观的资金压过了乐观的资金。

银行股到底怎么了?

再细化到A股的盘面上来看。

降准预期出现之后,砸盘砸得最欢的竟然是银行股。

这一点让不少经济学家都大跌眼镜。

老实说,如果所长昨天在文章中对降准预期做分析,第一个要说的可能就是利好银行股。

一般来说,降准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并改善资产收益,对于一些负债率较高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利好。

只能说所长这下不用被打脸了。

那么银行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从国常会的表述来看,这次“降准预期”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企业,大概率会是一次更有针对性的定向降准。

而不少银行可能是不太喜欢把钱借给中小微企业。毕竟正常来说,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总体更差,违约的风险当然也会更大。

因此,这可能会导致银行的坏账率出现提升,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而从市场交易的层面来说,今年3月到5月这段时间里,银行股其实是相当抗跌的,诸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甚至还是屡创新高。

6月开始资金已经开始了风格切换,成长性更好的科技、新能源等行业已经接过了大旗。

当初用来稳住市场的银行股,现在也该休息休息了。

一旦高成长的行业又涨不动了,银行可能又得出来撑场面了。

说到这里,其实还是一个轮动的思路。

市场总体还是一个震荡慢牛的节奏,在过热和热冷的情况下一定要用逆向思维来思考。

另一场风暴刚刚开始

这两天最大的事情其实还是反垄断。

反垄断,这两年已经成为了压在不少巨头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

滴滴更是在垄断的同时做出了更加越界的事情,吹响了新一波反垄断的号角。

那些有垄断嫌疑的巨头们,几乎手里都掌握着大量重要的数据,并且股权结构中都不乏外资的身影。

推进反垄断,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下一个滴滴的出现。

另一方面,还是为了给更多中小微企业创造生存和成长的空间。

这一点其实也和“降准”的思路不谋而合。

今天午间,央行副行长已经出来给大家剧透了:

“对蚂蚁集团采取的措施,我们也会推行到其他的支付服务市场主体。我相信,大家不久就会看到这个情况。”

这段话大家可以细品。

滴滴被关这天,美股和港股的不少平台型巨头已经大跌。而这次剧透,让资金更加担忧。

大家可以看看港股市场的几大知名巨头,阿里、百度、美团等等…不是处在阶段新低的边缘就是已经创了新低。

这样岌岌可危的走势,直接导致了恒生指数这段时间的破位下跌。

而恒生指数与A股的权重股也是有较强关联的,最明显的就是上证50指数。

7月以来,上证50已经跌破了年线,不禁让人更加担忧起来。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何创业板仍然非常强势,一方面是科技和新能源的业绩预期,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上证50这样的拖累。

对短期的方向选择,所长其实也非常纠结。

根据预判和经验来看,当下的估值水平,继续向上的难度已经非常大了。

但目前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面,每次大跌后都有一些超预期的刺激,可以继续维持着上升趋势。

总得来说,所长倾向于以观望为主,短期的市场环境还是小心为妙。

对于今天令人失望的行情,各位有何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区交流分享。

--END--

▲点击上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mayi.com/myzz/91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