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圆儿
文‖韩乾昌写在前面——去年,我的初中同学L给我叙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基本框架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姐姐,因为家境贫寒,她为了弟弟而牺牲自己的学业,经过一番困苦奋斗之后,姐姐终于收获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与爱情,就在她满怀着希望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一场意料之外的灾难却悄悄降临……她要我写下来,期望能成文。这个没有情节、缺乏故事、没有矛盾没有对抗、缺少戏剧性、人物面貌一片模糊的故事一直在我心底搁浅着,然而,从未沉没。之所以一年来没有动笔,一来是找不到一个抓手,无处使力,二来是这样一个看似老套而无甚趣味的准励志故事,对于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在那些以奇幻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见长而讨巧的作者以及他们的读者面前。这样的故事未免显得过于苍白,甚至由于我们所熟知的某种套路而有流于"教化"的危险。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怕一不留神亵渎了同学的殷切期望。前两天,我突然有了动笔的渴望。因为其时我正在思考自己写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一种枯燥而不能带来任何现实好处的业余爱好,我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到底是什么?我知道自己算不得一个崇高的人,但对于文字的热爱却源自一份与生俱来的热爱,没有任何现实利益的诉求成分在里面。因此就带来一个好处——可以为自己的心而写,而不必过于在乎外界的看法与感受。囿于先天的学养不足,以及拙劣幼稚的文笔,也许那些赏心悦目又引人思考的华彩文章是我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我可以做到的是忠于自己的内心。我也知道自己的智慧和悟性不足以让我有妙笔生花的本钱和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底,但我有一颗自认为还纯真的心。它可以让我做老老实实的思考,写老老实实的文字。想到这里,我突然对之前的一些困惑和烦恼彻底释然了。不再强求自己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不再因为仰望着而没有攀登之力徒增痛苦。于是,觉得技巧不那么重要了,能不能被人肯定也不那么重要了,而有没有老老实实说心里话,有没有忠实于内心的情感成了对自己唯一的要求。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平淡而戏剧化不足的故事。它真实纯粹,没有向世界讨好的谄媚,也没有耐不住寂寞的浮华。它因为真实的发生过而平凡的沉默着。在这个人人渴望表达而不愿倾听的时代,正是一种难能可贵。于是,我觉得忠实于故事本身的平凡,坦然接受它的波澜不惊,恰是一种尊重。平庸的天资决定了我不是一个创造者,那么就让我做一个甘心情愿的记录者。于是,我决定动笔。只是,最终的结果可能并非同学最初期望的方向,写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夹带了一些我个人的情感体验。这也许是一种无意识,也是于无意识之中产生了文字和情感内在的逻辑。一旦开始动笔,那些平凡而真实的人物和情感有了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宣泄方式,它们出自我笔下却又不完全能为我所控制。这样,我又成了自己笔下人物故事和情感的忠实记录者,而不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所谓作者。两三天没有出门,每天抽两盒烟,把自己隔绝在老婆孩子和世界之外,写下这样一堆幼稚而毫无色彩的文字。好在,终于完成了。当它完成时,我已不再考虑它的命运——就像我的孩子,倾了全力,尽了该尽的心血以后,未来的成长已不是我所能左右。我能做的只是默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jingmayi.com/myzz/9078.html